供需两旺!我国假日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中国旅游网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多地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明显增长。“五一”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游客旅游消费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重庆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新疆累计接待游客919.55万人次,同比增长7.43%,游客花费89.24亿元,同比增长10.47%。
“五一”假期,人们出行半径较清明节假期明显扩张,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56.6%的游客在假期首日选择了跨省市旅游,出游半径超过了500公里,11.1%的游客出游半径超过1000公里。去哪儿平台上,用户预订的酒店遍布1230个县城,全国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携程数据显示,乡村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成,乡村采摘徒步、体验民俗文化、亲子康养等特色活动持续受消费者青睐。
除了经典的旅游目的地持续“火热”,此前相对“小众”的目的地热度明显增高。飞猪平台上,新疆北屯、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云南怒江、海南屯昌等地旅游产品预订量平均同比增长超100%。
出境游、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境游机票、酒店、邮轮等商品预订量激增,其中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
旅游企业经营情况也印证了市场的繁荣。华住集团数据显示,旗下酒店在“五一”假期总接待人次近630万;酒店整体的入住率超84%,也较去年同期扩大。
锦江酒店(中国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打造便捷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吸引外国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假期,旗下酒店接待外籍宾客人数是去年同期的4.7倍。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繁荣有序、开放共享”成为“五一”假期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游客文明出游、理性消费,进一步彰显了旅游在提高国民素质、调节社会心理、促进开放进步的积极作用。
该研究院调查发现,91.0%的游客认为“假期出游能够产生积极情绪”,32.5%的受访者认同“假期出游有助于维护家庭亲密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更加广泛的旅游参与者和消费“下沉”,构成了当下“全民出行”的大众旅游热闹图景。
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五一”假期,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0.7%,出游4971.16万人次,占假日国内出游总人次的15.8%。这反映出,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增长空间之一,旅游消费从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形成梯度扩散的趋势。
中老年游客日常有较多时间,且更在意性价比,过去常常选择在淡季出行的他们,也开始加入“假日出行大军”。去哪儿平台显示,假期里55岁至60岁的用户酒店预订同比增幅43%,在各个年龄群内增幅最高。这些游客看重出游的质量和情绪价值,喜欢在节假日与子女、好友一同出游。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引江济淮菜巢线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