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华诞之际浙师大70周年校庆启动!一号公告发布!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蒋云良、邱利民、傅关福、吕文革、张建珍、吕迎春、朱毅峰、李盛、王淑娉、葛永海、刘洋出席开幕式。浙江广电集团新闻频道主持人、经管学院2017届毕业生金翔,外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高佳晗主持开幕式。
婺韵铿锵,唢呐激昂,《闹花台》以非遗魅力点燃全场;歌声飞扬,青春激荡,《浙师赠予我的》《浙江师范大学校歌》师生联唱,共同奏响校庆序曲。
“我宣布,浙江师范大学 70 周年校庆主题、标识、公告(第一号),发布!”值此七十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之际,70周年校庆主题、校庆标识、校庆公告(第一号)正式发布!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诚挚邀请全球海内外校友、社会贤达、各界人士“于丙午仲春莅临浙江师范大学,同赴盛会、畅叙情谊,集思广益、共擘宏图!”
校长邱利民代表学校向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来时路,甲子又九,浙师人的气韵薪火相传。”邱利民指出,69年,一代代浙师人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起航,奋战在各行各业,践行着“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学校倾尽全力,服务浙江发展,服务国家需要,非洲研究特色鲜明,教育研究独树一帜。2024年,浙师人锚定一流梦,不懈攀登,以习致学校50周年贺信、致格罗布勒教授等非洲50国学者的重要复信精神为指引,高水平大学建设蹄疾步稳,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科学研究质效不断增强。
“我们会更加坚定地走向崭新的明天,扬帆新征程,慧育未来,浙师人的希冀就在于不断向前。”展望未来,邱利民表示,学校将以“144智能化工程”为抓手,勇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全面推进智能化转型。继续坚守人文情怀,坚定学术理想,努力使学校成为底蕴深厚、引领风尚的学术殿堂,成为广大师生乐学敬业、逐梦圆梦的人生舞台,成为全体浙师人守望师道、追求卓越的精神家园,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杏坛毓秀,德业日新;鸿庠承运,大道同行。2026年4月16日,正当桃李盛茂、山樱烂漫之时,浙江师范大学将迎来70周年华诞。
七秩薪传,弦歌不辍。学校前身为1956年建于西子湖畔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办学历史肇始自1906年创立的全浙师范学堂,乃浙江教师教育主脉之所系。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合并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南迁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1世纪以来,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70年来,学校虽历经迁、停、分、并之波澜,然矢志不渝、弦歌不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断引领浙江教师教育快速发展,铸就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的光荣与梦想,以“浙师华章”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七秩奋进,勇攀高峰。学校秉持“砺学砺行、维实维新”之校训精神,立足浙江、走向世界,不断谱写新篇章,先后入选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连续15年在国内外多个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百强。桃李风华,教泽天下。近40万校友遍布全球,21万深耕杏坛,培养半数浙江特级教师、重点中学校长,引领教育新潮。学术精进,勤业惟新。18个博士点,10个ESI全球前1%学科,46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等助推创新浙江建设。五洲瞩目,四海连心。合作伙伴遍及60国280余高等学府,非洲研究推动中非交流合作,习复信赞赏。研以致用,济世兴邦。浙师学者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浙师智慧”回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七秩荣光,再征新程。学校将以“七秩慧育,德润天下”为主题,遵照“隆重、简朴、务实、创新”的原则,把校庆办成学术校庆、文化校庆、师生校庆、校友校庆。七十华诞,恰逢“十五五”规划开局,教育强国,浙师自当奋发有为,将坚定不移沿着习指引的“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发展方向,统筹推进“1368”总体布局,努力构建高质量办学体系,打造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地、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服务国家战略举措新高地,以“浙师担当”凝聚发展共识、奋进力量。
值此70周年校庆筹备全面启动之际,诚邀海内外校友、社会贤达、各界人士于丙午仲春莅临浙江师范大学,同赴盛会、畅叙情谊,集思广益、共擘宏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